什么是協作機器人?簡單來說,協作機器人是一種從設計之初就考慮降低傷害風險,可以安全的與人類進行直接交互(Direct Interaction)/接觸(Physical Contact)的機器人。傳統工業機器人在工作時,受限于技術和歷史原因,為了保證安全需要采取某些措施把人類排除在工作區域之外,例如汽車廠的焊接,噴漆等工序完全不需要人的參與,因此用安全圍欄/光柵圍住即可。但是這樣的話,在很多需要人類介入的工作中就無法采用機器人來實現較高程度的自動化。協作機器人的目的是為了把機器人(精確)的重復性能和人類獨特的技巧與能力結合起來,人類擅長解決不精確/模糊的問題,而機器人則在精度、力量和耐久性上占優。
協作機器人與傳統機器人之間并沒有非常大的不同,只是基于不同的設計理念生產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在協作機器人發展初期,很多都是從傳統機器人的基礎上改造的。
協作機器人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1、市場需求增加,3C行業崛起,中小企業(SMEs)對自動化的需求增長;當前的機器人技術在智能性和靈活性上還很欠缺,很多工作需要人工的介入;2、占用空間小并不是選用協作機器人的原因之一,小只是協作機器人為了達到安全性導致的結果,目前中大型機器人還無法實現常規意義上的協作(當然所謂的人機協作實際上是分為4種模式的,中大型機器人理論上可以實現其中的三種,只不過和大多數人所認知的類似于UR,Swayer這樣的協作不太一樣)。協作機器人適合的場景是要求人員介入的場景,大部分涉及到裝配/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