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作機器人的定義
在我們定義協作機器人之前,讓我們看一個名詞。協作工作區:機器人和人類可以一起工作的區域;所謂協作機器人,我們指的是設計用來在合作區域與人直接互動的機器人。易于使用、靈活、安全的協同機器人將更適合中小企業和全球化企業的不同生產需求,這已成為工業機器人發展的主要趨勢。
所以協作機器人本質上仍然是工業機器人,而不是什么新產品,只是定位不同。簡單來說,傳統工業機器人更注重精度和速度,而協作機器人注重安全共存和操作方便。
為什么我們需要協作機器人?
傳統機器人部署成本高。目前的工業機器人主要負責工廠的重復性工作,對可重復定位精度要求很高,依賴于固定的外部環境。為了保證這一點,除了機器人本身的設計要求外,還需要將要加工的產品夾在固定的位置,使機器人每次都能走到相同的地方,準確地拿取或執行某一操作。這需要大量資源、大量寶貴的研討會和數月的實施時間。同時,傳統機器人的使用難度較大,只有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才能熟練使用機器人完成配置、編程和維護,普通用戶很少有這樣的能力。
行業統計數據顯示,整個機器人部署的成本大約是機器人價格的三到四倍。近年來,隨著國內集成商的增加和競爭的日趨激烈,整體價格有所下降,但基本是2 - 3倍??傊瑔蝹€機器人不能直接在工廠的生產線上使用,它還需要許多外圍設備的支持。雖然機器人本身是一個高度靈活靈活的設備,但整個生產線不是,一旦涉及到生產線的變更,成本就非常高。
一輛新車從上市到退出市場,一般會經歷三到六年的時間。在此期間,如果有任何變化,也只是為了外觀和內部的修整,這些變化一般不會影響機器人的工作(主要部位的車身焊接、噴漆、搬運),所以在機器人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基本上是不需要在已經完成的生產線上移動或重新部署機器人的,你只需要正常的維護。這既利用了傳統機器人的優點,又避免了傳統機器人的缺點。
然而,中小企業則不同。他們的產品普遍具有小批量、定制化、周期短的特點。他們沒有太多的資金進行大規模的生產線改造,對產品的投資的回報率(ROI)更加敏感。這就要求機器人具備綜合成本低、部署和再部署能力快、使用方法簡單等傳統機器人難以滿足的條件。此外,3C行業是新興產業的典型,即使是大企業也面臨著和中小企業一樣的問題。